(通讯员 王洪崟 江雯)7月15日下午2点,阳光已经透过树叶的空隙照耀在复兴村四方碑的房屋上,数学与统计学院“寻路渝州调研队”的成员们正走在乡间道路上,准备探访老党员肖诗于同志,和他交流生活经历,学习党员精神。
不忘初心,党员同志永存红心
据悉,肖诗于同志1961年毕业后出任村支部书记,1971年在民办学校担任教师,七年后因为家庭原因主动辞退回家务农,1983出任村长及其他职务,并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前后共有21年的干部经历。在和肖老谈话过程中,调研队员只要提到党的政策措施,他总是毫不犹豫地说道:“党的政策我永远支持,党是绝对正确的领导核心,我永远相信党。”
肖老也总是保持着极高的政治敏锐度和激昂的学习精神,党的“三会一课”,他表示入党就是要求自己保持先进性,除非卧病不起,否则自然是每场必到、每课必学。
甘之如饴,乡民干部心系百姓
肖老回忆乡村治理表示,他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基准,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相结合,致力于解决乡村中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和发展成果如何巩固和发扬的问题。
而复兴村由于地广人稀、地形闭塞、资源富集但开发力度不够并且缺乏国家政策帮扶,一直处于贫穷和欠发达状况。身为一名干部,肖老提到以前总是不分日夜背着挎包行走在各田野间,小到调解各家矛盾,大到探索发展道路,他总是身先士卒、孳孳不倦。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肖老退休后,仍积极为社区出谋划策、培养人才,人民群众有问题、有困难时也总是第一个想起他。
爱党爱国,古稀老人语蕴深情
肖老的回忆中,三言两语不离党和国家,他的记忆就是党的记忆。关于文化大革命、改革发展,肖老是历历在目,他说:“我们党害怕百姓再次过上苦日子,一直寻找新路子,就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路子。也正是因为找到了,我们现在才有了这么好的日子啊。”讲这些话时,肖老目眺远方,眼底湿润。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或许英雄已迟暮,发鬓已斑白,但回看这一生,兢兢业业,坦坦荡荡。